app下载

新时代、新教育、新使命、新征程

新时代、新教育、新使命、新征程
新时代素质教育论坛在日照举行

2024年10月11日由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研学工委会、中国国学文化艺术中心指导,中华德育网、北京华夏十德文化院主办的“新时代素质教育论坛”( NQEF),在日照举行。论坛以“新时代、新教育、新使命、新征程”为主题,以“赋能校外教育,创新发展模式,推进五育并举,担当复兴使命”为宗旨,着力搭建一个交流思想、碰撞智慧的平台。多个教育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和百余名一线校外教育工作者参加了论坛。他们围绕新时代素质教育的理念、策略与实践,分享了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宝贵的经验,为推动我国素质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动力。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原副司长、国家督学、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研学工委会专家委员会主任、北京现代中小学网络教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郑增仪出席了会议并致开幕词。

北京大学国家体育产业研究基地秘书长、北京大学体教融合研究院副院长何文义做了题为《体育价值与“五育并举”的新思考》主题演讲,系统阐述了体育价值与功能,体育在五育并举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他说,在德育方面:体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合作意识和责任感,通过体育活动中的规则遵守、团队协作等,能够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在智育方面:运动不仅健身还可健脑,对人的压力、焦虑、抑郁、专注力、判断力等都具有改善作用。体育锻炼能促进大脑血液循环、改善大脑功能,提升人的分析、想象、判断等能力。在美育方面:体育中的运动美、形体美、健康美、韵律美等均是美的重要载体,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素养。劳动教育方面:体育运动中的动作姿势来源于人类劳动实践,通过体育运动能增进学生的劳动意识、提升劳动素质、增强劳动体能。综上所述,体育在五育并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何院长的演讲为与会者带来了新的启发。

中国国学文化艺术中心主任、 中国留学人才发展基金会汉学研究院副院长、教育部“十一五”规划国学教育专项课题组执行副主任韦美秋,做了题为《传统文化教育的现实意义》的演讲,她阐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德育的关系,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利他教育,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修身之道,再到“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崇高理想。传统文化为中小学生培育中华优秀传统美德起着一定的作用,为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的影响。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家校协同专委会副理事长、北京市大兴区新时代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心主任徐碧荣,做了题为《家校融合共育英才》的演讲。他指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是立德树人的第一个环节。他以崭新的思路,启发了校外培训机构对于家庭教育、家校融合共同培育孩子成为国家有用人才的新探索,重申了家、校、社教育融合的现实意义。

中华德育网总编、北京华夏十德文化院院长宋洪武,做了题为《运势而为、乘风破浪,把教育做成基业长青的事业》的演讲,他从未来需要什么样的教育、教育行业该如何转型升级、教育机构该如何创新发展持续发展壮大发展三方面做了深度分析阐述,对校外教育行业现状、决定校外教育发展的主要原因、校外教育行业该做哪些思考、如何在发展中求生存求发展求壮大、认清新时代做好新教育担负新使命踏上新征程、到底如何转型升级为公益志愿型校外教育机构、如何打造自己的公益人设和势场、如何在未来教育行业永立潮头等方面做了启发引领式演讲,提出了素质教育要坚持公益发展、融合发展、创新发展的建议,论述了“益生菌”优秀教育模式,推出了部分优质公益教育项目为机构赋能,倡导志愿服务新质生产力推进新时代素质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家育未来!为中华复兴奉献力量!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原副司长郑增仪做了题为《立德树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努力建成教育强国》的演讲,他强调: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建设教育强国,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先导,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支撑,是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教育大国到教育强国是一个系统性跃升和质变,必须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面对人民群众新期待,我们要深刻把握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重大意义和历史使命。要注重培根铸魂,《中庸》上说:“修道之谓教”。《荀子.修身》中说:“以善先人者谓之教”。在西方,夸美纽斯主张:“教育在于发展健全的个人”。关于教育的本质,要因人而异,让人的本质回归!我们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郑司长指出,本次论坛以务实的态度,积极探索,力求推广素质教育公益发展、融合发展、创新发展,融合推进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于我们正在实施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具有建设性积极作用。郑司长的演讲高屋建瓴、意义深远且情真意切,会场上不时响起热烈的掌声。

中华美德服务队全国管理中心主任许英廷介绍了中华美德服务队的性质、宗旨,志愿服务队建设和发展的意义等。

中华德育网河北工作站站长胡从华就具体实施五育并举、开展美德诵读、玖玖读书、志愿服务做了经验分享。

河北省石家庄市西瓜美术培训学校校长王聪就开展美德诵读、玖玖读书做了经验分享。

中华德育网副主编、北京华夏十德文化院副院长倪玉威介绍了中华德育网小记者大语文课程。

青少年每日诵读工程联合发起人贺秀红介绍了玖玖读书会的性质、特色、优势及读书活动开展的相关情况。

武警某部原政治委员、四川省爱国主义教育特聘讲师范景达,做了“新的历史时期我们需要怎样的爱国主义教育”的主旨发言。

中华德育网山东工作站站长高美武介绍了山东工作站建站以来开展公益志愿活动的体会和收获。

全国创建新时代雷锋学校办公室副主任滕兆敏做了“学习雷锋好榜样——告诉你一个真实而美好的雷锋”的演讲。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老干部处离休干部党支部书记李新做了闭幕发言,他高度赞誉论坛主旨立意,对今后的论坛发展、号召全国校外教育工作者注重公益发展等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建议。

与会者共同见证了教育智慧的碰撞,感受到了教育改革的热情,更听到了来自一线教育工作者的心声感悟。每一场演讲都如同明灯,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每一次讨论都如同火花,点燃了我们对教育未来的无限憧憬。

与会者一致认为,应善于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理论。坚定信念,始终同党和人民站在一起,为孩子的一生成长负责,为家庭建设家族兴旺着想,自觉做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坚定实践者。

大家一致表示:新时代赋予了我们新的使命与责任,素质教育作为我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途径,需要全体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持续探索。以更加开放的心态、更加创新的思维、更加务实的行动,去迎接新的挑战,去创造新的辉煌。


本次论坛由中华德育网山东工作站承办

央视原导演、主持人,北京华夏十德文化院副院长耿进霞担任本次论坛的主持人;中华德育网执行总监王一民出席了本次论坛。

上传时间:2024-10-13